查看原文
其他

道家人生智慧:福尽灾来,禄尽人亡!

点击蓝字关注👉 三官庙 2023-04-05


古语云“福尽灾来,禄尽人亡。”

世人皆想一出生便家世显赫,高官厚禄,一生享尽富贵荣华。

殊不知,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定数,福享完了,灾祸就来了,禄达到顶端,家门就会衰败。 

《道德经》中说:“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

这是在警告世人,世间万物不可尽,不尽方可绵延不绝。


福尽灾来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尽灾来,祸尽福到,福祸相依,祸是福的依凭,福中亦潜藏着祸端。

人一出生,吃多少用多少上天早已安排好,若只知一味地享受,不知勤俭,待福气耗尽,灾祸也随之而来。 

诗人李白,是个好酒且生活极度奢靡的人,他认为人生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经常和朋友通宵达旦的饮酒作乐。 

从他的诗中便可看出他的奢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名贵的宝马,昂贵的皮衣,全部拿去换酒喝。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但千金散尽就没有回来过。

导致了安史之乱后,老年的李白过着漂泊困苦,穷愁潦倒的生活。 

人这一生,吃穿用度老天早有定夺,若早早用完,后半生便只能贫苦度日了。

李白便是年轻时尽情享福,无度挥霍,以致年老时生活十分凄凉。 

《道德经第九章》有言:“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富贵时,若骄横跋扈,穷奢极欲,不知节俭,这必然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生活安逸时,不考虑未来的日子,不剔除奢侈,行节俭之事,就像将树木连根拔起,还要求它茂盛生长,将水的源头堵死却要求它长远流动是一个道理。

老话说得好,人这一生享多少福,受多少罪都是有数的。

年轻时,把福享了,年老时,就要受罪;年轻时,若能知简朴,年老时,方可安享晚年。 

人生要懂得精打细算,就算腰缠万贯,也应做长久考虑,切忌今朝有酒今朝醉,否则就只能明日愁来明日愁了。

福气要欲取有节地用,生活要克勤克俭地熬,日子要细水长流地过。 


禄尽人亡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有言:“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想要削弱一个人,必定要先让他变强;想要废掉一个家族,必定要先让它繁荣兴盛。 

古往今来,那些名门望族,高门大户最终的结局都如旧时王谢一般,走至衰弱。

同样,那些功高盖主且不知进退的开国功臣,也都从金印紫绶走向灭亡,甚至牵连家人,诛灭九族。

唯有知分寸,懂放手,方可保半生平稳。 

高颖是隋朝的开国重臣,一生追随隋文帝。

助他登上皇位后,还在平定陈朝,降服突厥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他为人耿直,又仗着自己的政绩,看到隋炀帝的荒唐行为,就直言不讳,终招致隋炀帝的厌烦,后以诽谤之罪被杀。 

其实即使高颖不干预隋炀帝的生活,隋炀帝亦不会留一个功高盖主的人在身边。

做人应知进退,识深浅,高颖的功劳足以安养余年,功成名就后若能适时地退出朝堂,定能晚年顺遂。 

《道德经第二章》有言:“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功成业就而不自居,不据为己有,就永远不会失去,亦不会因此而招致祸患。 

明太祖朱元璋是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表现的最淋漓尽致的一位君主,杀了30位开国功臣,无论文臣武将皆不放过。 

但也有识时务的聪明人,最终得以保全自己,信国公汤和便是其中一位。 

他在所有功臣中是最懂得明哲保身的,明太祖坐稳江山后,他不留恋权利富贵,主动提出解甲归田,明太祖赏给他大量的金银珠宝,田地豪宅。 

汤和告老还乡后,虽没有了高位与权势,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给后代子孙留下了一大批财富。 

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应懂得趁早罢手。

不要学赌桌上的赌徒,赢钱的时候,不懂见好就收,最后不仅将赢的钱输回去,还会把自己输的倾家荡产。 

人生要做到淡泊名利与地位,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发展。

贪心不足只会自取灭亡;懂得急流勇退,收敛意欲,方能使自己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懂得惜福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有言:“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灾祸,才可以长久的幸福生活下去。

人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若不懂节制,肆意地使用,灾殃必会到来;若想福报绵长,就要懂得适度地使用它,懂得惜福。 

明朝金溪,有个叫胡九韶的人,家境贫寒,每天傍晚时分,他都会到门口,焚香并向老天拜九拜,感谢老天给他的一天清福。 

他的妻子笑他说:“我们一日三餐都是粥菜,哪里算得上清福。” 

胡九韶却说:“第一我感激生活在太平盛世;第二感谢我们全家能吃饱穿暖;第三感恩家中无病人,无囚犯。这难道还不算清福吗?”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言:“知足者富。” 

知道满足的人才是最富有的。

诚然,胡九韶虽生活清贫,但他心怀感恩之心,懂得满足,内心富足,心情自然是愉悦的。 

而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心中常怀怨怼,嫉恨,心境总是沉浸在怨恨难平中。

从不知感恩,总是想拥有一些和自己能力不匹配的事物,终会落得得不偿失的结局。 

懂得惜福,方能有福,惜福,是珍惜已经拥有的幸福;惜福,是感恩带来的幸福的人,惜福,是过好当下,知足常乐。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有言:“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圣人要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生活中不要奢侈浪费,有了功劳也不要过度炫耀。 























































































































































































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并从服食、辟谷、导引、行气、房中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的养生健身之术,辨析了其中的科学因素与虚妄夸诞之说。文章认为,道教在医药和养生方面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和整理,剔除其虚妄迷信因素,发扬其科学内容。


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地真》)故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炼目的。为了修仙长生,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必要手段。《抱朴子•杂应篇》说:“故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所谓“近祸”就是指人们患的各种疾病而言。早期道教如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将传教与治病结合起来。由于汉末曾有几次传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价的中草药、“符水”给人治病,使一些人获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寿”,,消灾治病”说成道教的业务。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说:“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着,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重阳立教十五论•论合药》)这说明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医药有助于宗教的宣传推广,但不能执着,以医为业,甚至借医药来贪取财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有损阴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一,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二,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为了修真成仙,道教有种种修炼的方术,如服食炼丹、导引行气、辟谷、存神以及房中之术等等,所以葛洪说:“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可以度世;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知屈申之诀者,则曰导引可以难老;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抱朴子•微旨》)道教的这些修炼方术,虽以修真成仙为目的,具有虚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着古代医药和养生的科学内容。现就这两方面分述如下。










































20世纪以来,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瓶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想尔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理论。“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万物的生长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态伦理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按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于“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贵中和”的生态伦理。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道贵中和”,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太平经》强调人类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就要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到人类世界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面,道教所强调的是自身的和谐,追求的则是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再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正是道教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现代环境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整体相关性,即自然宇宙间没有孤立发生的现象,一切都处在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也是整体关联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并不反对“人化”的自然,但是主张人改造自然应受道德的约束,应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以谦下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和合共生:中和之道的生态建设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去年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发表的“2010年贵阳共识”明确提出,“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道教从“中和之道”的思想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伦理。《太平经》指出,人和自然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这就是“天地之大德”。“和合共生”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的中国道教界,正在积极阐发和弘扬道教的生态智慧,践行着“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以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


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生态道观建设。道教崇尚自然,历来就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早在1993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的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表彰会上,就积极鼓励全国道教徒“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并对“植树护林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发表了《中国道教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言》,并正式加入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合会。此后,我国道教界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道观的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倡导植树造林,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中国道教协会于2003年初向全国道教界发出倡议,计划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目前,“基地”已基本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对民勤县的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提出“生态道观”理念,举办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生态道观就是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实现道教所追求的人间仙境。2006年,第一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前身)召开,通过的《秦岭宣言》提出了致力于营建环境友好型道教宫观的奋斗目标。2007年,第二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举行,提出了7项具体任务,如将宫观的土地使用和管理纳入区域生态保护规划之中等。2008年,第三次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召开,“生态道观”项目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也得到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论坛发布了《生态道观茅山宣言》,要求各地道观“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宣传教育的规章制度,大幅度提升住观道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地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社区人群相协调的良性生态圈”。这使营建生态道观的活动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为道教参与环境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积极开展环保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中国道教协会形成了《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8年规划(2010-2017)纲要意见》,向各地省(市)级道教协会下发。《纲要意见》要求各地方道协、宫观进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将宫观的生态保护纳入创建和谐宫观的目标中,为建设生态道观、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纲要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在资源使用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如合理规划建筑设施,倡导文明敬香,最大限度地保护道教宫观周边的水资源等;把环保意识和行动落实到生活起居中,如倡导道教节俭的生活方式,提倡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生健身方式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环保,如倡议在所有道教节日和大型宗教活动中,都要突出生态保护宣传内容等。


积极宣传环保理念,着力推进生态和谐建设。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笔者认为必须要注重“三个保护”的真正落实。即是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谐的保护。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实现“四个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是说,要实现自然观念的根本转变,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要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要实现伦理观念的根本转变,把伦理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要实现生产观念的根本转变,人类应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博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万物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四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即是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法制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道教的“中和之道”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中和之道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类社会始终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的这种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必须要大力提倡和加以推广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生态和谐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福尽灾来,禄尽人亡,万事有定数,做事有尺,说话有度,人生的路才不会走到绝境。 

本文作者:逍遥子


古训: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
什么是道教的超度?哪些人需要参加超度?
道家智慧:言慢者贵,性柔者富,德厚者旺!
《易经》:人有小算盘,天有大算盘!
庄子:人唯孤独,方能出众!
《道德经》:顺天者得福,逆天者得祸!
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菜根谭》: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人贵三得: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拐得了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